当前位置: 学校首页 >> j9中国 >> 学校新闻 >> 正文

【我校毕业生驰援武汉系列报道三】张海珍:满载的勇气心灵的召唤

2020-04-02 09:04 浏览次数:

“护士是没有翅膀的天使,是真善美的化身”,南丁格尔的名言是对护士的高度赞美。他们去出征,他们去远方,他们与病毒斗争,他们用逆行解读大爱与大勇。此次抗“疫”一线,除了“90后”“95后”为代表的青年一代外,还有一些不同的力量。我校护理专业95届毕业生,合肥市第八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管护师,45岁的张海珍远赴武汉,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战,和她的同事们用精湛的医术和大爱的情怀圆满完成了此次驰援任务。作为一个妈妈,她再一次给孩子做了最好的榜样,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与使命,什么是敬业与情怀。

每一项决定、每一次行动都是那样的自然而然,仿佛来自我心灵故乡的召唤。

张海珍在大年初二报名驰援武汉并成为后备队员待命,2月15号接到通知出发。到达武汉天河国际机场的那个傍晚,漫天飞雪、寒气逼人,机场大厅除了援汉医疗队再没有其他人。整个武汉城市上空笼罩着雾霾,让人喘不过气来。但英雄的武汉人民处境再难,抗“疫”士气也没输,街头霓虹灯亮出的“武汉加油”、“中国加油”,给张海珍的内心带来了莫大的鼓舞。出发那天,张海珍向武汉挥手,示意她来了,她即将参加这一场“抗疫战”,在催泪的场景下她没有哭,心里有一种莫名的安定;结束战斗将离开武汉的张海珍再次深深地向武汉鞠了一躬,有一种夙愿得偿的安宁。“将近一个月的战斗,其中的苦和累只有自己最清楚。说实话,对于已经45岁的我不是驰援武汉的最佳年龄,80后、90后才是主力军。我也不是最优秀的,但我对自己说此生无憾矣!”从春节时报名的一腔孤勇,到飞赴武汉的义无反顾,再到工作中满腔热忱,每一项决定、每一次行动都是那样的自然而然,仿佛来自她心灵故乡的召唤。

 

下班取下护目镜的一瞬间,我发现镜子里自己的面容好像老了10岁。

上班穿两层防护服隔离衣,经常热得汗流浃背;护目镜模糊不清,走路踉踉跄跄,几次险些摔倒,脸上被护目镜压出褶皱压痕,疼痛得无法触摸;上班时为了不上厕所,只能喝几小口水,润一下干涩的嘴唇和喉咙;女同志的“特殊日子”导致的腰酸背痛;六小时的排班制,下班脱防护服隔离衣连同回酒店还要再加上两三个小时,有时候太过疲劳,回家洗澡还没等头发吹干就睡着了,看着大把的头发掉落,张海珍开玩笑地说:“我心里还是很难过的,毕竟人到中年,还是很在意自己发量的。”尽管面临种种困难,但是张海珍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到最后,必须坚持住的信念展现了她的责任与担当。

张海珍还提到,心理问题是前线的护士们要克服的重要问题,比如对疾病的担忧,对家庭的思念,面对疫情,谁都不可能不紧张,但是只要穿上了防护服,他们就变成了与疫情斗争的战士。

 

所有的坚持力量都源于我多年的一个情结。

2013年的夏天,张海珍的女儿被诊断为脊柱侧弯,在陪女儿去医院诊治时,她遇到了一位被“医托”欺骗的家庭贫困的男孩,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去七年了,但因为没有帮助到那个男孩,张海珍感觉到十分后悔,那份歉疚使她难以安宁。张海珍说道,这次主动请求驰援武汉,看似和这件事并无关联,但在即将离开武汉的前夜,站在窗前的她,心灵竟如此的安宁平和,冥冥中似乎获得了一种救赎。她祈愿那个孩子现在已安然无恙,茁壮成长。“新冠”无情人有情,各地医疗队纷纷驰援武汉,武汉终于迎来了曙光,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关心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,给予了他们物质和精神奖励。可对张海珍而言,所有的荣誉、鲜花和掌声都不重要,唯有内心的充实和丰盈才是她追寻的。待来年春天,春暖花开之时,她定携家人,去武汉赏樱花。

时光改变容颜,却带不走人间大爱。疫情还没有过去,但正是有张海珍这样的医护人员,我们才有抗击疫情的无比坚定的信念,这些平凡的白衣战士,正竭尽所能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者自己的力量,用双手托起战胜疫情的希望。(供稿:护理学院 编辑:杨璨)

上一条:我校开展2019年度结题科研项目经费使用情况审查 下一条:【战“疫”在一线:系列报道十四】曹纯洁:戴上红袖章 接力守平安

汇心湖校区:合肥市新站区岱河路2号      鼓山校区:合肥市巢湖市凤凰山路

书记邮箱:wjc@htc.edu.cn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校长邮箱:tanming@htc.edu.cn 

新闻邮箱:news@htc.edu.cn

皖事通

微信公众平台

    版权所有:j9九游会官方登录    

 皖ICP备05003777号-3

          

皖公网安备 34018102340650号